💡設計思考工作坊,怎麼辦?

Serene Wang
Apr 7, 2024

上個禮拜受到學弟妹的邀請,和朋友們辦了一個「設計思考工作坊」,協助欲參加校內永續設計比賽的大學部學生建立思考模型與工具。

雖然此前參加過也擔任過幾次創意黑客松的助教,去年暑假實習的時候也在公司內部與設計團隊進行好幾次的工作坊,但要上台當導師 (moderator) 可說是第一次。剛好這次給的準備時間又只有一個多禮拜,所以可以說是膽戰心驚,為此我還嘴巴破了好幾個洞+偏頭痛發作(好誇張)。

因為只當過一次導師,我對於整體工作坊主持,絕對不能說是非常熟練。但也就因為這樣的不熟悉,我認為我在這次的工作坊主持與觀察,可以深刻感受到一些困難點。

所以這篇文章與其說是教人「怎麼辦工作坊」,不如說是我對於「要辦工作坊了,怎麼辦?????」的一個手足無措後的心得回饋,以及我認為可能怎麼改善這些痛點的反思。

|工作坊的內容

首先稍微講一下我們工作坊的內容。設計內容之前,我認為主要要搞懂(1) 參加我們工作坊的人有多少經驗能力,以及 (2) 我們有多少時間。

這次的工作坊主要是開給大學部完全沒聽過設計思考的同學們的,這些同學大多是校內永續設計競賽的報名隊伍。主辦方給我們一整天的時間,從早上9點開始講到下午4點結束,中間12點到1點午餐時間。也就是實際有六小時左右,必須一天結束。

我們按照主辦方的期望,以設計思考的雙鑽石 (double diamond) 五階段作為架構,逐一介紹每個階段的目的、作法、工具等,並在每個階段後給予一個練習

這五階段分別是同理 (empathize)、定義 (define)、發想 (ideate)、原型 (prototype),以及測試 (test)。

但其實我個人比較常用的是另一種雙鑽石詮釋,是一個四階段的架構,為discover、define、develop和deliver。除了因為這四個字都是D開頭比較好記之外,這四個字都是動詞,擺在一起比較和諧;五階段中的prototype是名詞,跟其他四個動詞放在一起就比較不對稱(有人懂我ㄇ)。

因為主要是五個階段、有六個小時,所以我們安排上先以為什麼要設計思考開頭,接著一個階段一個多小時,講解大概30分鐘,練習給個20分鐘,再讓大家分享個10分鐘。

|工作坊現場遇到的困難

接著想分享幾個我在現場感受到的困難點,我認為主要有三個:

  1. 參與者已有預設解法,會抗拒從「同理階段」開始
  2. 參與者容易陷入細節,或是想法過於同質性
  3. 參與者現階段的任務與工作坊教的差太遠,缺乏帶入感

這幾個困難點要能夠改善,我認為要從工作坊或是整體活動的結構來調整。

① 參與者已有預設解法,會抗拒從「同理階段」開始

首先最明顯可以感覺到的,是大多數同學們多帶著預設解法來參與工作坊。設計思考的脈絡中,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去解決問題,也因此「同理」利害關係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十分重要。必須先去同理,接著才能好好定義問題,並針對問題進行解方的發想。但是當場來參加的同學們中,大部分都已經做完「發想」了,也就是他們對於問題已經有想好的解方。對他們來說,工作坊建議他們退回同理階段,從重新收集使用者的回饋來定義出好的問題,是在要求他們捨棄現有的想法,進度大倒退,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很困難的。

當天在場的組別中,有的是要針對住宿生水費過高來提出解方,有的題目是宿舍的垃圾問題,也有的是要推廣校內使用環保餐具。在教完訪談方法後,我們讓同學們試著列出訪綱,然後一邊巡桌指導。然而,前面提到的組別同學都說,他們不打算去做訪談,因為太花時間了,而且從言談中,可以感受到,他們認為已經知道問題所在了--太懶、道德感低、缺乏動機。

「我們應該就發發問卷就可以了。」甚至有個同學就這樣和我說。

這件事情讓我覺得很有趣,因為這顯示出,當題目有個很「顯而易見」的表面原因時,人們會認為自己知道得夠多了,且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再挖到更深入的見解。同時,明明同學們有長達半年去執行這個計畫,他們卻仍認為,花個一個禮拜去做訪談太花時間。

而特別的是,說只想發問卷的同學,他也告訴我,他和朋友小聊過,發現他們明明在學校自助餐內用卻使用免洗餐具,是因為免洗餐具有分好格子,會讓自助餐負責計費的員工更公正地計價;如果使用大圓餐盤,員工會缺乏參考標準,而高估了餐費,對學生收更多的餐錢。

--這不就是超有趣的發現嗎!!可是同學本人卻不這麼認為!

這讓我想到,是不是當得到的解答過於超出預期,反而會成為收斂時的阻礙?因為過於跳脫過去累積的常識(不做環保就是因為懶),所以無法把收集來的資料,轉化成協助問題定義的磚瓦。這實在是非常可惜。

我相信這個痛點是一時半刻難以解決的。因為站在同學的角度來說,或許他們真的是考量了時間成本與其他可分配資源後,認為自己不需再大費周章重複獲得已有的解答了,也或許他們真的不知道怎麼從過於脫離經驗的資料中,提煉出可聚焦的問題並以此來發想。

我的想法是,或許工作坊可以做的事情是,在工作坊內讓同學們使用別的主題來練習。也就是,在了解同學們對於手中主題一定已經抱持既有見解的情況下,刻意讓同學們用不同主題來練習實作。因為工作坊的目的是提供思考方式與方法,所以或許,一開始不該讓參與者認為,這個工作坊會破壞自己已有的想法,而是讓參與者透過其他題目的練習,逐漸在心中形成一個概念、一個往後決策時的額外選項,這樣就可以了。

比如說,這個工作坊可以設一個題目,就叫做「我們要如何設計一個大家會想參與的工作坊」,然後讓同學們透過訪談彼此、訪談在場工作人員等,來練習提取回饋。接著工作坊就來教怎麼基於大家剛剛收到的回饋,去定義問題、發想解法、製作並測試原型等等。

參與者容易陷入細節,或是想法過於同質性

接著這點也和同學們思考固著有關,就是我發現同學們不只容易落入自己定義好的狹窄問題,還容易過度聚焦在思考細節上。比如要做校務系統改造的同學,執著在介面設計上;要做省水的同學,執著在資訊系統的開發串接;要做環保與校內友善行為的同學,執著在數位幣交換系統的提出與推廣。這些都是很細節的東西,的確需要考慮,但不是在這麼初期就瘋狂考慮。

尤其是提出數位幣交換系統的同學,讓我覺得特別有趣。整場工作坊中,他們都苦惱於如何和相關處室進行這個系統的提案。在發現他們似乎不可能收回這個解方重新從同理階段開始後,我問他們,還是要來收一些其他學生的回饋,好在和處室提案時有個民意背書呢?他們說好,還告訴我,他們剛剛也問了同桌另一組的同學。對方說,與其用這個數位幣,他更希望直接獲得金錢。

我說,這是個很好的回饋,你們可以做個問卷,去調查有多少人對於你們提出的系統概念有興趣。他們說好,然後如果有反對意見,那就不要回報給上面。

??????????????

只能說覺得同學們實在太可愛了,把這些都分享給我知道哈哈哈。但這也凸顯出一個困難點,就是同一組的人,通常是因為想法相近才聚集在一起,這樣的相似性,有時反而讓人喪失錯失修正的機會。那時與這些同學同桌的另一組,就很好地提供想法的測試。有沒有採用是另一回事,聽到不同的回饋才是重點。

工作坊有沒有可能成為這個提供多樣回饋的場域呢?

有一派的人會說,不要問使用者想要什麼,因為使用者不一定能給出答案,不管他說是或不是,都不代表他之後的行為能遵從他此時的想法。但也有人說,你可以去問使用者要不要,因為這能夠直接知道,這個概念是否足夠令人心動,如果不行,使用者的考量又是什麼。令人心動是我認為最能描述這個狀況下的測試標準。心動的來源,可能是感受到這個產品的確看到了使用者生活中的痛點,而有被接住的感覺。這是很直接的反應。

回到這裡的話,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用來收集異質回饋。例如之前在人機互動的課堂上,老師會讓同學們輪桌介紹自己的專案主題與進度,透過每次和不同組的互動中去測試與收取意見。我認為可能在工作坊中,可以先講完整套的設計思考流程,最後留一點時間,讓每組針對其他組的題目與預計進行方式,匿名或具名地提供回饋。比如我的題目是要處理垃圾問題,但我也能看見要處理環保餐具的同學的規劃,彼此交流一下意見,看是不是可以多做些什麼等。

寫到這邊,我突然想到,或許對於這些沒有經驗的參與者來說,指出他人可改善的地方,可能更能讓大家在顧及自尊的同時,增進對於設計思考的能力。比如工作坊講師可以設計一個問題,然後擬出一個漏洞百出的執行規劃,給參與者機會去指出哪裡是需要修改的。比如我是要設計讓大家更願意參與的工作坊,但我完全沒有要去訪談工作坊的參與同學,這樣很明顯是不夠周全的計畫,或許透過讓同學們自己意會到這點,他們會更能夠留住這種思維。

③ 參與者現階段的任務與工作坊教的差太遠,缺乏帶入感

最後這點我認為和工作坊的時間規劃有關。我們設計上是一天要帶完所有從同理到測試階段的內容,所以後面講到一些製作storyboard、測試等等,離他們現在的任務太遙遠了,同學們就比較難有感覺。

設計思考是需要反覆迭代的過程,但在第一次介紹時,還是會先一連串講解下來。在工作坊中,我們會設計練習,也會說可以用現在的題目來練習,但是要叫一群連題目都還需要反覆重新定義的人,開始畫storyboard去想測試的情境,我認為還是太困難了,主要是同學們會缺乏「我需要現在就學」的必要感,然後也很可能,他們的心思還卡在前面幾個過不去的階段,例如同理要找訪談者,誰會願意給我訪,諸如此類的。

這種「心思不在這裡」或是「我累了可以下課了嗎」的心情,就算大家不說,其實還是可以感覺到的。不只是在吸收、學習的同學們會覺得累,其實講師也會有點力不從心。有些組別可能從定義階段就開始放飛了,所以後面幾個階段也沒辦法好好執行下去,確實是挺可惜的。

更理想的話,對於這種沒有什麼經驗的大學生們,最好還是能夠規劃好時程,在同學們的專案進度差不多結束同理與定義階段後,再來辦第二個工作坊,講後面發想、原型與測試三個階段的內容。這樣也可以更好地篩選出能夠參與其中的聽眾。在執行中遇到問題的同學們,會更願意去找解方。在執行中發現需要適當放棄這個專案的同學們,也可以把這些當聽眾的時間省下來,去做自己認為更有價值的事情。

|作為工作坊講師

最後我想自己反思一下這次作為講師的體驗。

首先,我認為如果要一次講完五階段,那至少需要一個月來編排內容,主要是多點練習穿插其中,不然聽眾很容易會神遊。如果講師本身沒辦法參與工作坊或是活動整體的架構安排,那就只要了解工作坊當下會遇到以上三種狀況,然後就 live with it and move on 就好了。畢竟能做的不多,只能等參與者自行領會,看能吸收多少是多少。

在工作坊當下,不用覺得自己要能回答所有問題,也不用認為一定要導正參與者現在的規劃。有時候攔阻是剝奪對方親身實作、撞牆、檢討的學習體驗,所以就和上面說的一樣,去聽聽規劃,試著提點一下,然後默默退場就好。

最後,我認為這真的是很好的體驗,我很感謝自己當初沒有中途逃避放棄,也很感謝當下在我身旁的夥伴們以及台下的同學們。透過這次的參與,又交到一些朋友,同時透過觀察創意發想、團隊合作的困難,讓我有更多體會。可能還是有做的不足的地方,但每次嘗試都能再多改進~!

如果你也覺得我做的不錯,可以幫我拍個手讓我知道👏🏻👏🏻!

--

--

Serene Wang
Serene Wang

Written by Serene Wang

HCI / 清大服科所 / 捷克查理大學交換中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