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大服科可以讓我學UX嗎?|課程篇 (下)
摘要
這篇文章是系列的第二篇。我在這篇文章會分享作為服科所學生的修課心得,包含三門我在服科所上修的與設計有關的課程,以及一門在陽交大修習的課。最後回答「清大服科可以讓我學UX嗎?」的核心問題。
服科所設計相關課程修課心得
我在上一篇文章有寫了三門服科所課程,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。以下我會分享另外三門服科所課程的心得:
- 行為改變設計
- 多感官人機互動
- 使用者研究方法
以及這一門陽交大的課程:
- 使用者經驗與易用性評估
行為改變設計 Design for Behavior Change
👉授課教師:郭佩宜老師 [英文授課]
這堂課老師會準備很豐富的PPT,課堂上也會穿插不少影片,還有一兩次的design sprint,很好玩基本上不太會睡著(?)。老師一樣會介紹行為改變相關的理論與實例,包含老師做過的研究,並有同學報告paper。我們期末必須自己找一個跟行為改變有關的題目研究、設計,最後撰寫成英文報告。
🌸亮點:
老師很認真,每堂課後基本上都會留小組額外討論時間,然後老師也是會一組一組去給意見與指點方向,大到題目定向,小到使用的問卷,老師都會給建議。老師很嚴謹,所以最後做出來的research project是我控制得最嚴謹的。
👽小痛點:
剛剛說到自選主題,我這組那時就是struggle到期中才正式定案🤡…… 那時候真的是感覺一週看了6篇以上的paper,開會至少三次(好像還有約週六早上8點的),只為了找到好的、可做的主題。最後也是突然被上蒼眷顧ㄅ,反正就是好不容易才可以順順地做下去。但可能也是經過這個painful as hell的過程,學期末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👀+組員間有革命情感。
🌻我那時候期末專案的主題:
Give yourself a break: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Margin on Difficult and Easy Goals in a Preliminary Field Study
老師風格的部分同樣因為接觸比較多,會之後再分享~!
多感官人機互動 Multisensory Human-Computer Interaction
👉授課教師:郭佩宜老師 [英文授課]
這堂課很好玩,那時候是我每週忙到喘不過氣生活中的救贖🫠 老師會用很多、超多的影片跟案例,帶我們看那些觸及五感的設計,很inspiring。平常接觸到的設計大部分圍繞在給予視覺上的互動與刺激,但我們其實還有聽覺、嗅覺、觸覺、味覺,這些多感官的體驗都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,甚至是相互連結的!比如低音會讓食物更苦,或玩偶的觸覺回饋能協助撫慰失智長者的感受等。
🌸亮點:
我們那學期全班只有6個人,是超級小班的授課,所以有很多互動空間~畢竟也沒幾個人,所以有時候就會小聊一下(?),然後老師設計很多student-led的活動,比如我朋朋就讓大家體驗雙手各放在冰水跟溫水會有的奇怪感覺~期末的project也是自己選想做啥~就算很古怪,只要有找到gap跟related works老師都會給空間!
👽小痛點:
那時候人太少了,你做啥事情老師都會看到哈哈哈,加上老師很會觀察人,所以最好不要分心(太久)。有一次我發現自己逾期遲交一個東西,就上課狂用電腦,老師下課來問我說,剛剛我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,突然臉色白掉 👻
🌻我那時候期末專案的主題:
Understanding Promoting Comfort Food Eating Awareness Using Visual and Audio Anthropomorphic Cues
使用者研究方法 User Research Methods
👉授課教師:郭佩宜老師 [英文授課]
這堂課老師會教我們各種HCI會使用的研究方法,比如Observation、Interview、Participatory Design、Survey、Diary Study、Experience Sampling等,然後各組會被分配到一個主題與方法,並去執行pilot跟正式study,最後提供作法上的reflection。
🌸亮點:
可以了解許多種研究方法的pros and cons,以及聽到其他不同組別的去實作後的經驗分享~而且這堂課不用自己想主題好幸福 🥲 期末project老師的重點不在於很結構化地回答研究問題,而是要我們去反省怎麼設計研究。比如我們這組選的是diary study,要求研究參與者在七天內記錄每一餐的飲食。那要怎麼要鼓勵他們持續記錄?怎麼做他們才不會懶得記錄或謊報?這些都可以在思考與實作中反思。
👽小痛點:
我個人覺得方法論的東西了解得再多,還是抵不過用行動累積經驗 >< 不過課堂上的時間限制跟每個人修課預期不一,故也很難讓每個人練習每一種方法~所以可以一開始就選自己最有感的主題!
🌻我那時候期末專案的主題:
設計日誌研究方法了解研究生的飲食習慣
使用者經驗與易用性評估 User Experience and Usability Evaluation
👉授課教師:張永儒老師 [中文授課]
這堂課是陽交大的課程!永儒老師很有名~也不用多說了~這堂課會和外面的客戶合作,去做使用者研究、問卷、競品分析、準則性評估跟最後客戶產品介面的易用性評估。是比較靠近實務層面的一堂課,而且可以學習到很多~
🌸亮點:
很大的補足我在服科所比較接觸不到的實務UX學習。因為可以接觸到真實的產品,然後又要去跟客戶報告,所以能稍微體驗真實UX researcher或是PM會做的事情。也方便評估自己是不是喜歡這種感覺(比如要去做你可能沒那麼有興趣的產品)。
👽小痛點:
客戶算是老師分的+隊友是老師分的+要花巨量的課外時間。總共有6個milestone,每個都是要額外跟老師約時間,去老師的辦公室實體報告,所以物理上還蠻辛苦的~但好險我覺得我的隊友們目標一致,也各有擅長的地方,所以大家齊心協力還是成功survive了!
🍀老師風格:
老師上課很紮實認真,講話跟思考都非常有邏輯,也很開放大家在課堂上問問題。是那種會散發腦性男魅力(?)的厲害老師!
以上是總共四門課程的心得,其實服科所上還有一些跟設計有關的課,像是服務設計等,但我沒有上過,或許日後有機會可以再分享。接下來我想說說看清大服科的課程,是否可以讓人進入UX的領域。
「清大服科可以讓我學UX嗎?」
就目前的修課經驗,我認為可以學UX,但大部分是UX Research跟非常少的UX Design,整體來說課程還是研究導向:如何問出好問題、構思適合的解法、因應對象詮釋出有價值的結論。也就是比較強調思維、邏輯上的訓練。
如果你比較想有一個設計app的作品,或是你超喜歡畫UI,那據我所知是沒有這種課的。但是認識的學長姐中,也不乏有在做UX Designer的人,所以還是要看你累積的是哪方面的作品集,像我朋友就會自己去參加外面比賽,來累積UI/UX設計的作品。
那這種思維訓練對於追求UX相關的職涯,有幫助嗎?我清楚我的身分還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,但我自己會覺得,比較適合你是想當UX Researcher的人。這邊上課得到的作品跟經驗,能讓你去應徵UXR時有塊敲門磚。不過我認為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,而研究是要找到正確的問題。所以擁有這項discover到define的技能,何嘗不是重要的呢?
可是我也必須承認,你會有一些慌張,在於學校的研究是學術導向的,並不是非常與實務接軌。這也呼應到課堂訓練的是比較抽象的思考過程,像是:怎麼確定有這個問題?怎麼設計方法去解答這個問題?那比如競品分析怎麼做?易用性測試怎麼做?Material Design Guideline有什麼?這些要馬去修其他學校的課程,要馬就是自己去補起來。
看你想要什麼。
感謝你的閱讀~如果對你還算有幫助,歡迎拍個手讓我知道🐟